產業轉移
招商難,這已經成為了制約產業園區發展的一大瓶頸,越來越多產業園區投資商、政府招商人員發現,破解產業園區持續發展問題,必先突破招商難題。
隨著產業向內陸轉移進程的加快,專業地產運營商擴張,產業地產在全國范圍內快速增長,產業園區相互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招商速度慢、空置率高日益成為各產業園區的首要難題。
前段時間,中工招商產業研究中心接待了好幾批來自內地省市的招商局、開發區、園區代表,他們都向我們提出了怎么樣才能吸引珠三角地區有意向內地產業轉移的企業,把它們招商到自己的開發區、產業園區。的確,產業轉移、產業升級是珠三角、長三角工業發達地區的必然趨勢。全國園區招商競爭激烈,吸引這些客商落戶到自己的園區,自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問題是園區要自己想想,這些客商的可供選擇的目標園區很多,為什么、憑什么轉移過來?
為了讓全國各級政府招商部門、產業園區在開發道路上少走彎路、規避風險,最大限度實現利潤最大化,中工招商網依托伙伴工業地產十二年專業的工業地產運營資源,整合龐大的數據庫資源,推出產業園區招商推廣“七劍”模式,幫助開發區、產業園區實現快速招商。
針對產業轉移的企業客商,首先我們要非常理性地分析企業為何轉移?只有弄明白企業轉移動因,園區招商才能事半功倍。
1、被動轉移:其實真正因迫于沿海地區各種成本上升而轉移的企業有,但不是主要原因,內地成本不見得比沿海低,例如東莞能租到10元以下廠房,武漢要15元以上。真正有轉移剛需的是不受當地政府和政策支持的“污染“型企業~化工、電鍍、電路板、家具、食品等行業,只要能得到園區和政府的有力支持,轉移機會大。
2、主動轉移:企業出于自己的經營發展戰略需要,異地擴張,轉移布局能增加銷量、降低成本、及具備投資增值性(擁有產權土地和房產),如能達到上述目標,轉移機會大。
3、什么規模企業能轉移?國企、大企業找政府直接拿地,小企業無力轉移,只有中型企業有較多把握,聯合政府大規模開發運營。
4、什么情況下企業不來?政府沒實在支持政策的不來(假支持誰都有,企業享受不了)、產業鏈不全并且無法補救的不來。企業投資、搬遷或擴產不是一個簡單的決策,如果經營條件不成熟,市場欠發達乃至能源、原材料或勞動力缺乏,企業無論如何都是不愿意搬走的,這就注定產業園區招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要制定長期的戰略。
歸納總結,產業園區招商要能準確定位目標客戶群,并從客戶角度出發思考,制定策略、提升服務做好產業方向定位及市場化的招商策略,才能招來企業。
